福州社区矫正五周年,1.8万人重回社会,重新犯罪率创新低!

2025-07-10 18:12:15 58

说起这个《社区矫正法》,可能很多人,包括我自己在内,一开始听到的时候,脑子里都会冒出好几个问号。

社区矫正?

那是什么?

是不是犯了罪就不用坐牢了?

那岂不是便宜了那些犯错的人?

是不是对社会治安有什么影响?

这些疑问,我想在不少老百姓心里都或多或少存在过。

但最近福州搞了一个大活动,庆祝《社区矫正法》实施五周年,还发了一份成绩单,这一下就引起了我的兴趣,想好好掰扯掰扯,这社区矫正到底是个啥,它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。

这事儿得从2025年7月4日说起,福州市那天在晋安区两岸社区交流中心,搞了个声势不小的宣传活动,叫什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》实施五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暨宣传月启动仪式。

听起来挺正式的,福州市委政法委的李勇副书记、市司法局的李雄局长都来了,还有各部门的代表、社区的群众、志愿者,乌泱泱来了大约200多人。

这阵仗,说明这事儿在福州还挺受重视的。

李雄局长在会上讲了不少话,主要就是总结这五年来福州在社区矫正方面都干了些啥,取得了什么成绩。

他提到了一个“三聚焦三构建”,听着有点官方,但仔细一琢磨,还真挺有门道的。

咱们先说说这第一个“聚焦”,叫“聚焦组织机构建设、构建坚强基石”。

这啥意思呢?

简单来说,就是把这事儿的“管家”给安排好了。

过去可能大家觉得,犯了罪就送监狱,那是监狱的事儿。

但社区矫正不是送监狱,是在社区里管,那谁来管?

怎么管?

这就需要一个明确的组织架构。

福州的做法是,市、县、乡三级都成立了社区矫正委员会,这就像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,从上到下,每一级都有人专门负责这摊子事儿。

而且,在市里和县里的司法局,专门加挂了“社区矫正管理局”的牌子。

这可不是随便挂个名,这说明社区矫正这事儿,在司法部门里,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、独立的业务板块了,有专门的人员,专门的职责,不像以前可能只是顺带管管。

这样一来,就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,司法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,相关部门协调配合,社会各方面力量也广泛参与的一个工作格局。

你想想,这么多人,这么多部门都来管这事儿,那肯定比一家单打独斗要强得多。

这就好比一个大工程,如果只有一个人来干,那肯定不行,得大家分工协作,各司其职,才能把事情办好。

接下来说第二个“聚焦”,叫“聚焦多元协作联动、构建规范体系”。

这指的是什么呢?

就是说,光有组织架构还不够,各部门之间怎么配合,怎么把事情做得更规范,这才是关键。

福州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创新,听着都挺新鲜的。

比如说,他们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,建立了一个“专家库”和“联络员制度”,专门针对那些“暂予监外执行”的罪犯,进行病情复查审查。

这可太重要了!

我们平时可能听过一些新闻,说有些人犯了罪,但因为身体原因,可以不用在监狱服刑,而是在外面。

但这里面就容易出问题,比如有人可能假装生病,想蒙混过关。

有了这个专家库和联络员制度,就像给这些人设了一道“专家门诊”,想靠装病来逃避惩罚,那可就难了。

据说,福州的这个做法,还被省司法厅和省检察院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了,这说明他们的经验是真管用。

还有,他们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市人民检察院、市公安局,共同制定了一个福州市社区矫正的奖惩工作规定。

这就像给社区矫正对象立了一个规矩,你表现好了,有什么奖励?

你表现不好,会有什么处罚?

都写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
这样一来,执行起来就有了统一的标准,避免了随意性,也让大家心里有数。

更厉害的是,他们还联合市公安局建立了一个“常态化信息化核查机制”。

这个就有点“高科技”了。

每个月,他们都会全面排查比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交通出行记录、宾馆住宿记录,甚至人像信息等等。

这就像给社区矫正对象装了个“隐形定位器”,你以为你偷偷摸摸出去玩了,没人知道?

错了!

大数据时代,这些信息都能被查到。

这样一来,就大大打击了那些私自外出、违反规定的行为。

这招真是厉害,让那些想钻空子的人无处遁形。

另外,他们还统一了全市矫务督察和案件评查的标准,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减刑、假释、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调查评估等专项案件的评查工作。

这就像给社区矫正工作定期做“体检”,看看哪里做得好,哪里做得不好,及时发现问题,纠正偏差,确保工作质量。

而且,司法局和检察院之间也加强了协作,定期开展交叉巡回检察、联合执法检查,一旦发现问题,就会及时纠正。

最后,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市级的社区矫正指挥中心,实行勤务制度和线上督察机制。

这就像一个“中央控制室”,可以实时监控社区矫正工作的全流程,大大提升了执行的效率和监管的质量。

咱们再来说说这第三个“聚焦”,叫“聚焦基础保障体系、构建坚实支撑”。

这就像盖房子,前面说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是房子的结构和设计,但要让房子能住人,还得有坚实的地基和足够的资金。

福州在这方面也下了大力气。

他们开展了社区矫正中心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,现在福州全市的社区矫正中心基本上都完成了标准化建设,而且平均面积都超过了800平方米。

你想想,一个宽敞明亮、设施齐全的场所,才能更好地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、帮扶、心理辅导等工作。

钱也是个大问题。

福州联合市财政局,制定了新的经费保障标准,把全市社区矫正经费的年人均标准提高到了3000元,这可是全省最高的!

这笔钱会用在什么地方呢?

比如,可以用于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疏导、职业技能培训,以及一些必要的救助等等。

钱多了,能做的事情就多了,对矫正对象的帮助也就更大了。

还有一点,我觉得也特别重要,那就是明确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待遇。

这些人是直接跟社区矫正对象打交道的人,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,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耐心。

福州规定他们的工资参照福州市社区工作者的标准执行,这就像给他们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,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,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

李雄局长在讲话中还提到了一个数据,说《社区矫正法》实施以来,福州已经促进了1.8万余名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,而且社区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率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值。

这组数据,我觉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。

1.8万多人,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,这些人通过社区矫正,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,没有再次犯罪,这对于社会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。

它不仅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,也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。

这次的宣传月活动,是由福州市委政法委、福州市社区矫正委员会和福州市司法局联合主办的,还有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、福州市人民检察院、福州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协办。

活动形式也挺丰富的,有文艺演出、互动体验、普法宣传等等,目的就是生动地展现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年来,在监督管理、教育帮扶、社会融入、平安建设等方面的成效。

这次宣传月活动的主题叫“依法矫正五周年 共创平安促和谐”,我觉得这个主题概括得很到位。

它不是简单地宣扬法律,而是希望通过集中宣传、主题宣讲、成果展示、开放日等多种形式,线上线下相结合,全方位、多层次地普及《社区矫正法》的知识,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社区矫正,理解社区矫正,甚至能够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。

最终的目的,就是为了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,共同书写平安福州、法治福州建设的社区矫正新篇章。

所以你看,社区矫正这事儿,真不是我们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。

它不是给犯错的人“放水”,而是一种更科学、更人性化的改造方式。

它不仅能帮助那些犯了错的人改过自新,重新融入社会,还能有效降低犯罪率,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,最终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全、更加和谐。

福州这五年的实践,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。

作为普通老百姓,我们可能平时接触不到这些,但了解了之后,就会发现,原来我们身边,有这么多人在默默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付出着努力。

这不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?

一个法治健全、社会和谐的中国,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。

新闻动态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