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股最强概念全面上涨,现在热度很高

2025-08-19 04:24:49 53

上海股民老张瘫在沙发上,手机弹出一条推送:“工业富联再涨15%! ”他猛拍大腿:“早该满仓的! ”

五个月前他只买了10万块,如今账户飙到33万。 而更疯狂的是隔壁老王,重仓的“抽水马桶股”大元泵业已经5个涨停,“冷板厂”金田股份3连板。

这些股票暴涨只有一个理由——它们能让服务器“泡冷水澡”。

风冷彻底凉凉,AI芯片都热爆了

当你刷手机刷到发烫时,英伟达最新AI芯片GB200的功耗飙升到1200W——相当于同时烧开三壶开水。

传统风冷散热就像在炼钢炉前吹电风扇:单机柜一旦超过15kW,风扇就喘得震天响(噪音超70分贝),机房温度直奔70℃。

今年夏天北京数据中心实测数据更残酷:室外35℃时,靠风扇散热的GPU集群直接降频30%,算力蒸发上百亿。

液冷才是“硬核降温王”

江苏某AI公司的运维主管掀开机柜:“喏,这就是服务器泡澡盆。 ”

三排黑色金属板插在芯片上,冷却液像血脉一样流淌。 指尖触碰散热板,温度稳定在45℃——比人体体温还低。

华为工程师指着监控屏:“这套全液冷系统,一天能省50万度电。 ”

省电秘密藏在PUE值里:风冷机房每用1度电驱动芯片,就要额外烧0.5-1度电散热;液冷只要0.1度,光长三角数据中心一年能省出三峡大坝半个月发电量。

爆炒的龙头股靠什么收割市场?

在台州大元泵业车间里,传送带每45秒吐出一台热水器水泵。 厂长突然转向记者:“现在最畅销的是拳头大的液冷泵。 ”

这种银白色金属块装在英伟达GB200机柜里,单价从300元炒到2000元。 车间24小时三班倒,订单排到明年三月。

浙江金田股份的爆款则是“会呼吸的铜管”:中空铜管内冷却液流速达3米/秒,能让显卡温度直降20℃。

客户在工厂门口搭帐篷抢货:“有多少收多少! ”

川环科技最不起眼的硅胶管也成了香饽饽。 这种能扛-50℃~200℃的软管,在液冷系统里充当“血管”,生产线全开仍供不应求。

巨头们砸钱有多疯?

阿里张北数据中心里,工程师正在抽干冷却液池做维护。 池底露出密密麻麻的浸没式服务器——像上万台手机泡在冰水浴里。

腾讯天津基地更夸张:五层楼高的液冷机组占据整个中庭,水管比成年人的腰还粗。

“腾讯2025年液冷采购预算加零了。 ”设备商销售在朋友圈晒出红头文件截图。

海外战场上,微软给英伟达交的液冷设备定金就超过10亿美元,亚马逊被曝用液冷集装箱搭建移动AI营地。

价格战阴云已经浮现

深圳散热片工厂的处境很分裂:卖给小客户的定制液冷板报价3500元,但大厂招标文件上写着醒目的“≤2700元”。

“冷板比两年前降价45%。 ”高澜股份业务经理把报价单揉成团,“要不是靠浸没式方案撑着,利润早崩了。 ”

英维克销售在竞标现场遭遇“屠夫”:对手把冷液分配单元(CDU)单价从5万砍到3万,客户转头就来压价:“做不做? 不做换人。 ”

就连冷却液也卷出白菜价:氟化液从每升2000元跌到800元,国内厂商甚至推出499元的平价版。

散户在追高,机构却在撤退

8月15日收盘后,北京朝阳区某证券营业厅,退休教师围着投顾追问:“大元泵业还能追吗? ”

投顾默默调出龙虎榜:机构席位净卖出1.2亿元,游资却在疯狂扫货3.8亿。

同样的故事在股吧炸锅——工业富联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亿,但散户资金净流入22亿。

营业厅保安都学会新词儿:“大爷大妈现在见面就问:今天你的液冷涨停没? ”

风扇厂的悲情转型

东莞某风扇厂老板站在空荡的车间里苦笑:“服务器风扇订单归零了。 ”

仓库积压的800万只风扇,正被清仓价处理给网吧和电动车厂。 车间里唯一的噪音是焊枪声——工人在切割旧生产线,改造成液冷管支架。

他桌上放着《液冷系统原理速成手册》,扉页写着:

“风扇在40℃的液冷世界里,终将变成古董。 ”

耀世娱乐介绍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