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35I战果刺激印度:紧急采购60架五代机,四项行动要重构空中防线

2025-07-27 08:07:31 128

“五.七”空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,各类后续故事仍在不断发酵。就在此时,印度国防部抛出了酝酿已久的装备更新计划——在持续20多年的“多用途战斗机”项目框架下,敲定采购至少三个中队共60架隐身战斗机,同时稳步推进四代半战斗机发展,直至国产第五代战斗机(AMCA)正式服役。这一系列动作,如同空战之后的战术调整,每一步都指向强化空中战力。

核心部署:四项行动构筑空中防线

这份规划绝非临时起意,而是经过精密盘算的军事部署,共分为四个关键部分。

五代机紧急采购:60架的战力补充

一个极易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情报是,巴基斯坦与伊朗陆上接壤长度近1000千米。这让以色列F-35I突袭德黑兰的战术,像一颗重磅炸弹砸在印度心头——五月份,印度空军先是出动70多架战斗机,后续又发射上百枚导弹,取得的战果竟不及40多架F-35I在德黑兰战果的十分之一。

当前,红旗-9BE虽理论上具备一定反隐身能力,但实际效果存疑。在这种情况下,快速采购并装备五代机,就如同手握一把锋利的尖刀,理论上能让印度拥有先发制人的战略打击能力,在空战中抢占先机。

然而,选择的难题如同摆在面前的两条岔路。俄罗斯出口苏-57M的态度极为积极,甚至愿意提供核心技术和全套源代码,这对印度发展AMCA而言,无疑是雪中送炭;但F-35A在隐身和信息化方面优势明显,且在伊以冲突中经历了实战检验,战斗力更为可靠。

就现阶段而言,印度只能二选一,苏-57M被选中的概率更大。但从长远来看,苏-57M与F-35A并存于印度空军,几乎是必然的结果,如同两种不同型号的武器共同装备部队,各司其职。

“阵风”F4增购:60架的持续加码

尽管“阵风”在与歼-10CE的交锋中惨败,但印度空军并未放弃增购的念头,还提出了包括本地组装生产在内的诸多条件,且得到了法国的部分许可。

这看似令人费解的决定,从技术层面分析却有其合理性。“阵风”的失利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体系加持不足。印度空军已支付近20亿美元修改费用,组建了保障体系,又无法获得更先进的四代半机型。在这种情况下,组织“阵风”本地生产,对印度空军而言仍属正面收益,就像修复受损的武器装备,使其能继续在战场上发挥作用。

苏-30MKI升级:100架的性能提升

被称作“超级苏霍伊”的升级项目,原本应在三年前启动,却因俄乌战争的影响拖延至今。由于对俄罗斯的雷达、航电设备心存疑虑,印度计划为这些苏-30MKI换装以色列雷达和西方航电,如同给老旧的战车换上更先进的引擎和探测装置,提升其战场性能。

国产“光辉”MK2采购:120架的本土考量

印度空军对“光辉”本就颇有不满——此前前线调用了米格-29,“光辉”却始终待在后方。但印度政府一直强令采购,如今的“光辉”MK2已放弃国产发动机和雷达,沦为造价、国产零部件占比与苏-30MKI相当,性能却远不及的尴尬装备。这一采购,更像是为了维护本土军工的面子工程,实际战力提升有限。

计划前景:看似周全下的暗藏危机

印度国防部此举,意在效仿以色列空军,以新增的240架战斗机为基础,打造一支以五代机为核心、四代半为骨干的精锐空中力量。这份规划预计2026年正式落地,届时将确认五代机和“阵风”F4的采购方案,苏-30MKI的升级方案也会随之出炉,到2030年基本完成交付。而届时已成熟的AMCA,将作为下一代主力取代其他进口机型。

但这一计划的执行之路布满荆棘。无论是苏-57M还是F-35A,都可能对印度狮子大开口;“阵风”产能本就紧张,本地组装生产更是耗时漫长;苏-30MKI升级若引入大量西方设备,调试工作会复杂到难以想象;“光辉”的采购则纯属浪费资源。

反观巴基斯坦,其战斗机更新计划清晰明确——“枭龙”Block3、歼-10CE和歼-35E并存的路线坚定不移。相比印度的混乱与纠结,这份清晰的战略部署,正是巴基斯坦能以弱胜强的关键所在,如同在空战中,清晰的战术往往比杂乱的攻击更有效。

耀世娱乐介绍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