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℃高温里狂奔的外卖员:每月2800单的活地图,在滚烫马路赶时间

2025-07-25 15:40:12 126

"叮咚!您有新的外卖订单!"正午十二点的观音桥商圈,手机提示音像冲锋号般刺破热浪。28岁的陈超抹了把脸上的汗珠,蓝色工装后背早已洸湿成深色地图——这是他今天第18次钻进写字楼送餐,电动车前挂着的1.5升矿泉水瓶已经见底。

滚烫马路上与时间赛跑的人"这单要超时了!"陈超猛拧油门,电动车在40℃的柏油路上划出黑色轨迹。导航显示取餐点760米外,他却在3分钟内完成取餐送达,全程像精准计算的钟表。写字楼大厅的冷气扑面而来时,这位"活地图"才敢摘下头盔喘口气:"外面风都是烫的,这几分钟喘息比金子还贵。"

正午送餐高峰的观音桥,每个外卖员都在上演现实版"速度与激情"。陈超小组的骑手们像候鸟般在快餐店与写字楼间迁徙,日均70单的记录让这个十人团队成为商圈传奇。"天气越热单子越多,最近闪购订单暴涨30%,有人单日跑过100单。"他晃了晃空水瓶,第三瓶矿泉水又见了底。

把城市刻进脑子的"活地图""时代中心A座左转,穿过连廊到B座更快。"陈超规划路线时,整个观音桥在他脑中自动展开成3D网格。这个从贵州山区走出来的青年,用五年时间把重庆的坡坡坎坎变成肌肉记忆:"厦门工厂月入5000,外卖首月就拿了1万2。"

但真正的挑战来自去年创业失败后的重返。在毕节开卤菜店赔光积蓄后,他选择回到最熟悉的战场:"外卖这行,你永远不知道下个转弯会遇见什么订单。"如今作为小组长,他不仅要保持日均60单的战绩,还要在骑手驿站给新人传授"高温生存指南":"藿香正气水随身带,防晒袖套要浸透冰水再穿。"

烈日下的生存哲学下午三点,陈超终于能瘫在驿站的塑料椅上。空调吹散的不仅是汗水,还有连轴转的疲惫:"当组长后单量少了些,但得学管理。总不能送一辈子外卖吧?"他摸着被晒出分界线的胳膊苦笑,这个把城市跑成第二故乡的青年,正悄悄给人生规划新路线。

骑手群里弹出新消息:"高温预警升级,各站点备好解暑药。"陈超灌下第四瓶水,抓起头盔冲进烈日。电动车驶过滚烫的街面时,他忽然想起在厦门工厂的日子——那时羡慕骑手月入过万,如今自己成了被羡慕的对象。这座立体城市的每个台阶都记录着他的脚印,而未来,或许还有更多可能。

(本文人物、事件均经上游新闻记者核实,数据来源:重庆市气象局高温预警记录、饿了么平台2025年夏季订单统计)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报道及当事人采访整理,人物经历描述已获当事人确认,部分细节为保护隐私已做模糊处理。

耀世娱乐介绍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