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引全民关注 巨舰破浪凝聚家国情怀

2025-07-14 14:30:26 169

2025年7月3日上午,香港维多利亚港西锚地旌旗招展,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水汽扑面而来。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划破长空,山东舰航母编队破浪而来——这艘舷号17的国产航母如钢铁巨兽般稳稳停泊,舰艏18面鲜红的信号旗猎猎作响,甲板上歼-15舰载战斗机与直-18直升机列阵待发。导弹驱逐舰延安舰、湛江舰与导弹护卫舰运城舰分列两侧,构成一道震撼的海上钢铁长城。当日,超万名香港市民冒雨登舰参观,舰载机起降演示视频单日播放量突破1.2亿次,“航母热”在香江两岸持续升温。

技术解密:国产航母编队的“硬核实力”

作为中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常规动力航母,山东舰满载排水量近7万吨,相当于3个“辽宁舰”的甲板面积。其搭载的26架歼-15战斗机采用滑跃式起飞,每波次出动效率较前代提升40%;4架直-18J预警直升机可实现300公里外空中预警,构建起立体化防空网。舰岛内,346B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以每秒百万次的数据处理速度,编织出一张覆盖500公里的“天网”。

编队中,055型万吨驱逐舰延安舰堪称“航母带刀侍卫”。该舰集成双波段雷达与112个通用垂直发射单元,可同时发射鹰击-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与海红旗-9B防空导弹,综合作战能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。052D型驱逐舰湛江舰则以“中华神盾”之名,凭借64个垂直发射单元与有源相控阵雷达,实现防空、反潜、反舰一体化作战。054A型护卫舰运城舰虽为“轻量级选手”,但其柴油动力与32个垂直发射单元的组合,使其成为远洋护航的“多面手”。

现场直击:万人登舰背后的家国共鸣

7月5日14时,香港青衣路码头人潮涌动。市民陈先生手持望远镜,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:“20年前,我只能在电视里看外国航母;今天,我们的山东舰就停在眼前!”据统计,访港首日超1.2万人次登舰参观,舰上训练演示区成为焦点——陆战队员展示的95式自动步枪拆解仅用28秒,通信旗语演示中“祖国统一”的旗语组合引发阵阵掌声。

在运城舰上,17岁的香港中学生李浩然蹲在舰艏130毫米主炮前,仔细记录炮管纹路:“课本上的‘国防现代化’突然变得触手可及。”舰艇开放期间,国防知识讲座座无虚席,编队官兵讲述的亚丁湾护航故事让听众动容。一位带着女儿参观的母亲感慨:“孩子问我‘为什么航母叫山东舰’,我告诉她,这是祖国给香港的‘安全承诺’。”

战略深意:远洋海军的“全天候守护”

此次访港正值香港回归28周年,编队携带多型舰载机与陆战队员亮相,展现人民海军远海作战能力的飞跃。军事专家指出,山东舰编队已形成完整作战体系:从航母核心到驱逐舰、护卫舰的梯次防御,再到901型综合补给舰的持续支援,其综合作战能力可与美军航母战斗群比肩。

回望历史,从2015年也门撤侨中海军的“千里驰援”,到如今航母编队常态化远洋训练,中国海军正从“近海防御”向“远海护卫”转型。正如总台观察员魏东旭所言:“航母访港不仅是军事展示,更是国家实力的宣言——当香港市民在甲板上触摸到歼-15的蒙皮,他们触摸到的是整个国家的安全底线。”

悬念收尾:下一站,向深蓝更深处

随着7月7日访港活动进入尾声,一个新的问题浮出水面:山东舰编队是否会像美军航母一样,常态化部署于西太平洋?军事分析人士透露,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的测试进展顺利,未来中国或将形成“三航母轮换”格局。而此刻,停泊在香港水域的山东舰,正用钢铁之躯书写着一个答案——当巨舰破浪的轰鸣声与市民的欢呼声交织,这不仅是海军的里程碑,更是一个大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。

关联话题:#中国航母如何改变全球海洋格局##从黄水到深蓝:中国海军70年进化史##当00后登上航母:新一代的国防观#

新闻动态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