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一工厂拍卖,8人参与竞拍,4407万成交

2025-07-09 11:01:15 57

标题:武汉一工厂法拍“逆袭”:首拍流标,二拍8人抢出4407万高价

7月3日上午10点,阿里拍卖页面上的一串数字突然开始疯狂跳动——武汉蔡甸区一处工厂的竞价记录在49轮加价后戛然而止,最终以4407万元的价格落槌。

这个结果让围观的法拍老手们都直呼意外:就在两个月前,同样的厂房以更高起拍价挂出时,竟然无人问津。

“冷场”变“抢手”:降价反遭流拍,涨价却遭疯抢

这处占地87.8亩的工业资产属于武汉中坤照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虽然挂着照明企业的名头,但早已转型为“包租公”,将厂房租给其他企业使用。

今年5月首次拍卖时,起拍价定为4365.8万元,结果全程零报名,惨淡收场。

而第二次拍卖时,法院“反向操作”——不仅没按惯例降价,反而将起拍价下调至3554.3万元。

“这就像商场打折促销,第一次挂高价没人买,第二次标个‘跳楼价’反而刺激了购买欲。”长期关注法拍市场的律师王磊分析道。

果然,新价格吸引了8位竞买人入场,其中不乏本地制造业老板和投资客。

最终成交价较起拍价高出853万元,每平方米单价冲上2084元。

厂房里的“硬通货”:8台行车撑起溢价底气

竞拍者们的热情并非盲目。

这处资产包含5栋建筑,其中3栋是钢结构厂房,2栋为带宿舍的办公楼,总建筑面积超2.1万平方米。

更诱人的是厂房里那些“铁疙瘩”——8台桥式行车(最大承重20吨)、烤漆房、液压折弯机等设备,俨然是现成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配置。

“在蔡甸汽车产业带,这种带重型设备的厂房就是香饽饽。”从事二手设备交易的李老板透露,仅那台20吨行车拆下来转卖就值几十万,“有些竞拍人根本不在乎房产证,就是冲着设备来的。”不过拍卖公告明确要求:这些“附赠品”需买家自行拆除,且租赁关系不随拍卖转移,给交易添了些变数。

法拍市场的“反常识”课:抄底时机≠降价时刻

这场拍卖给法拍新手们上了一课。

传统认知中,资产流拍后二次拍卖必然降价,但此次结果却颠覆了规律。

“首拍定价过高吓退买家,二拍降低门槛反而激活市场。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张东指出,工业资产的特殊性在于,“设备残值、产业集聚效应都可能让标的‘越放越值钱’”。

值得玩味的是,该厂房毗邻东风汽车配套区,周边聚集着30余家零部件企业。

有知情人士透露,最终得主可能是看中地块的“工改工”潜力——随着武汉经开区扩容,这类存量工业用地正成为资本角逐的新战场。

眼下,4407万元的成交价是捡漏还是高位接盘?

答案或许要等新主人揭开厂房大门的那一刻才能揭晓。

耀世娱乐介绍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